|
个性化辅导一.辅导流程: 一对一个性化咨询→一对一个性化诊断咨询→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→签订协议,建立学生档案→匹配老师,定制授课→一对一授课/答疑/辅导→N对一全程辅导→达到预期效果
二.上课形式: 组成形式:一对一辅导、一对二辅导、一对三辅导、一对五自组小班 师资阵容:责任心强、经验丰富、教学成绩突出的权威名校教师、学科重点带头人 优势特点:“替家长分忧,让学生受益。”过硬的师资团队、低廉的服务费用、优越的地理位置、因材施教、查缺补漏、对症下药
三.管理模式: 个性化针对性辅导、专业教师团队管理、一对一专门的教室、定期与家长联系反馈情况
四.课程设置: 科目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
时间安排:2小时/节课 开学期间: 周一至周五:19:00---21:00 /19:30---21:30 周六、周日:08:00---21:30(适当、合理协调时间) 节假日: 周一至周日:08:00---21:30(适当、合理协调时间)
五.适用对象: l 各项学习能力强,成绩优秀,大班“吃不饱”的学生; l 学习遇到瓶颈,成绩中等,一直没突破且提升潜力大的学生; l 学习动机不明确,没有信息,基础薄弱有厌学情绪的学生; l 偏科严重影响综合成绩的学生; l 自控能力差,课堂容易走神,听课效率低的学生。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: 1.苦学无效型 问题表现:对知识生搬硬套,不能变通运用。习惯机械记忆,不重视知识的理解和内化。 在课外花的功夫不少,但考试分数始终不上不下。 原因分析:无计划,学习盲目、漫无目的,没有详细的规划,想到什么就做什么,学到哪就是哪,兴趣来了就学,没了就不学,想学什么就什么,完全没计划。 无方法,不会安排时间,不会利用黄金时间,不会合理的分配时间,不懂得劳逸结合,造成学习上过多的无效劳动。
2.贪玩厌学型 问题表现:喜欢做小动作,如抖腿,转笔等,缺乏耐力与毅力,不能静下心写作业学习有惰性,缺乏自我控制能力。 原因分析:家长过度溺爱,孩子任性、贪玩,意志未能从小锻炼,在学习上怕吃苦,总希望能投机取巧走捷径,缺乏自控力,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扰。
3.粗心大意型 问题表现:写做、做题、阅读时马马乎乎,敷衍了事。平时写作业不认真,经常是大错不犯,小错不断,考试时焦虑急躁,经常漏题、做错题,做事没有计划性,经常一边学习,一边想着其他的事。 原因分析:缺乏兴趣,导致注意力不集中,缺乏耐性,自我控制能力差,思想涣散,思维跳跃幅度大,学习态度不端正,缺乏责任心。
4.偏科型 问题表现:一科突出,其他平平,文科或理科突出,另一方面较弱,一科较弱,其他都较强。 原因分析:受教师影响,丧失对这一学科学好的信心,导致恶性循环。家长的爱好以及职业差异也会诱发学生偏科。学生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。
5.盲目学习型 问题表现:课堂上不知道要干什么,只是随了别人在学习,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,没有自主意识,没有明确的目的,没有计划,很少能完成学习任务。 原因分析:家庭教育方式让孩子自主意识缺失,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、消极的地位。
6.眼高手低型 问题表现:感觉一看就会,做题一做就错,考试成绩与自己估计的分数相差很大,不知道错在哪了,经常无辜的丢分漏分。 原因分析:做题时粗心大意,盲目求快,错误率高,思路局限,面对难题找不到思路,容易陷入思维定式,做题只关注答案,不懂得分析和总结解题过程,不善于从错误中分析总结经验教训,导致相同的题目一错再错。
7.情绪波动型 问题表现:兴趣和情绪容易变换,不喜欢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学习,考了高分后,骄傲自满;考了低分后,焦虑不安、自卑、迷茫 自怨自艾,沉浸在学习失败中不能自拔。 原因分析:思想压力过大,导致在考场上过于紧张,发挥失常,缺少应变能力,遇到生疏的难题时束手无策,学习心态不佳,太过于看重考试分数,学习中遇到困难不善寻求帮助,总是自己钻牛角尖。
8.思想涣散、上课走神型 问题表现:课上精力无法集中,开小差,写作业的过程中常出现“神游”现象,在课堂上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,不积极参与同学讨论。 原因分析:之前学过的知识没有消化好,跟不上课堂进度,在成长过程中缺乏集中注意力的训练,所以思想涣散,易受外界打扰,老师教学方式呆板、枯燥,导致学生兴趣注意点转移,无心听课。
9.基础薄弱型 问题表现:对学过的知识一知半解,背诵、记忆时出错率多,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,看似听懂了,过几天后一问三不知,经常需要翻书查看例题和知识点,做题和考试磕磕绊绊。 原因分析:没有预习的习惯,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一无所知,只能被动地听课,不会巩固复习,对学过的知识消化不良,造成基础越来越不牢固,不重视平时的作业和练习,导致学习基础越来越差,不会运用学习工具,学习方式生硬、呆板,导致掌握的知识零散。
10.思维呆板型 问题表现:背书时倾向于死记硬背,做题思维单一,刻意钻研题目,死抠细节,不知道怎么运用知识点,往往感觉学会了,但一考试就蒙了。 原因分析: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,不会主动思考,对学习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。迷信书本,参考书、练习册和参考答案,缺乏自己思考问题,分析问题的能力。思维方式呆板单调,不会多角度、全方位地思考问题。被定式思维所束缚,不能融会贯通、举一反三。 上一篇列宾画室简介 |